本期谣言报告选取了自2015年6月19日至2015年8月23日的微信公号文章中被举报为“诱导分享”且诱导分享举报数排名前200的公众号文章进行分析。其中排名前六的“诱导分享”主题是:
结论绝对性指一篇文章是不是常用“绝对”、“肯定”、“百分百”等词语强调自己论述的正确性,它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,结论绝对的文章比较容易获得更高的阅读量和点赞数。因为语气绝对更有夺人之势,给人一种紧迫感,例如《家里这东西千万要弄走!送走身上的晦气》、《同程旅游10000元红包任意领!》、《你打牌为什么经常输?答案在这里!!!》,这三条谣言的题目都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、刻不容缓的语气,让人觉得不点进去看一下似乎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。
但是,另一方面,结论绝对的文章也更容易被举报,通过分析发现,结论绝对的文章的诱导分享举报数高于无绝对结论的文章,这表明一件事说得太肯定,反而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可信,因为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显性诱导分享是指在文章内部有出现“分享”或“转发”等字眼,直接鼓励读者将该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。与其相对的便是隐性诱导分享。
84.7%的诱导语句只在文中出现一次,13.6%出现两次,只有1.7%出现三次。
《微信“谣言”分析报告》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、微信、宏博知微合作推出,每两月一期,旨在利用数据来分析微信“谣言”的类型特点、传播特征,并在此基础上一起协助网民们炼成“火眼金睛”,能够识别谣言、防范谣言和阻击谣言。
项目负责人:张志安、于霄、何凌南
本期报告执笔团队:胡灵舒、余丽君、何凌南
视觉设计与开发:知微大数据实验室。